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与南宋同行在线阅读 - 第一百九十六章 董氏家族的决定

第一百九十六章 董氏家族的决定

    当时大船急急向着南行,虽然当时仍然是金宋两国对峙,但是并不禁民间商业往来,商船来往并不显眼。

    但是,他们害怕事出意外,也没有在船上装什么货物,行驶得飞快,好像有什么特殊使命一样。

    船上的船员对董庆十分恭敬,生活上照顾得十分周到、细致,但不多说话,绝不谈及其它事情。

    当大船到达南方时,那客商已在岸边等候了。

    他请董庆到酒楼上喝酒,给他接风洗尘。

    一番寒暄以后,客商拿出黄金20两相赠,说道:“这是给你老母、夫人做寿用的。”

    黄金此时虽然还不是流通货币,但是只要和遍及各地的质库抵押交换,会得到大把的钱钞。

    董庆看到这位客商义兄如此慷慨赠金,想起妇人在临别时的嘱咐,不肯接受。

    客商说:“你赤手空拳回到家乡,与母亲妻子相会,没有钱用,难道你要他们饿死不成!”

    他强行留下20两黄金,转身告辞了。

    董庆不忘妇人的叮嘱,追了上去,送还20两金子,并且把旧袍子拿给客商看。

    那客商先是一惊,继而笑着说:“我的聪明智慧果然不及她,这么一来,我帮助义妹的责任尚未了结。明年如果她生女孩子,我一定带她南归,与你相聚;如果是生了男孩子,我且不管了,凭借我义妹的才智,她会替你董家在北方开枝添叶------以后有机会,会自行去江西认祖归宗,请多珍重!”

    说完客商就头也不回地朝向北方走去。

    话说董庆辗转回到江西老家,老母亲和妻子、两个儿子都喜出望外。

    老母亲问起金人入侵山东的这几年他是怎么过的,又是怎样从北方回到故乡的。

    董庆就将3年多来如何流亡引司,如何遇见店主,如何娶妾,以及妾如何照料生活,如何托付义兄送回故乡的事一一禀报。

    并取出妾在分手时送的袍子给家人看,还说了妾是如何再三叮嘱要保存好这件袍子的。

    细心的妻子拿过来细看,只见缝补处隐隐约约可见金黄色,拆开来细看,原来里面缝了许多箔金。

    董庆就用这些钱补贴家中的开销。

    过了一段时间,董庆赶到临安去见大宋的朝廷,说明事情原委,朝廷给他补了个宜兴尉的官职。

    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安定下来,但他心中常常想念远在北方的妇人,只是诸多年没有音信,相信那妇人定是给自己生了儿子,可能在北方不回来了。

    事实果然如此,那个妇人真生了个儿子,于是就在馆陶定居下来,她一边经营面粉,一边对儿子严加管教,请来名师教育儿子。

    后来,儿子在金朝开科取士时,金榜高中,娶妻娶妾,把董家在北方的这一枝开花结果,壮大起来。

    传到董方这一代,馆陶地区的董家已经成了世族大家,许多董家成员都做上了一方的地方官……本来无论是大宋或是金朝,世族大家一般都不许在自己家族所在地做官,但是,鞑靼人来了后,一切都不同了,谁先投靠他们,他们就让谁当官,没有其它的要求!

    董家的人当然马上就投靠了,所以,董方也顺理成章成为了当地的主管官员,专门对一个鞑靼贵族负责……鞑靼强盗集团现在还远远没有完成官员体系正规化的建设,特别是地方官员,基本上还是原始化状态。

    鞑靼强盗集团的大头目忽必烈还正在研究接受平章阿合马的建议,向一些世家大族出售地方官员的职位,这样的利于积聚军费。

    对于平民百姓,他们可以反复盘剥,对于地方豪强,他们毕竟还要注意手法和力度。

    这个建议现在遭到了汉法派的竭力反对,这倒不是因为是理财派提出的办法,而是,这根本就是一种政治上的极大倒退!

    谁有钱谁就当官,然后当官再捞回来……那么那些苦读经书,满腹治国之策的精英们,比如自己这些汉臣们,将要何去何从?!

    如此以往,国将不国!

    所以,这个办法现在还没有大面积推开……只是在一些地方上开始试点推行,特别是远离重要城市的地方已经半公开化了。

    董家家族就利用这个机会得到了馆陶地区的地方官职位,他们推出了本家族的优秀人才董方来代理董家的利益。

    董方确实是一个有眼光的人才,他一开始时,并没有涸泽而渔,还推行了一系列的休生养息的地方政策……毕竟这里是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家族的全部资产都在这里,可不能捞一把就跑。

    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眼下的局面有些不同于往常了。

    在董家祭祖的时候,他们族里的老者开了一个家族会议,所有的重要成员都在祠堂的一间大屋子里坐好,听着董家族长和几个长者商谈。

    这是一场决定性的家族会议。

    大家首先听取了地方官董方的官场汇报。

    董方介绍说,眼下朝廷内部比较混乱,汉法派和理财派打成一团,理财派一方借助******来打击另一派,同时又趁机敛财,深受大头目的看重;汉法派一方又以为国为民的大义来反击,由于他们在朝廷中的官员占的数量大,所以实力也是不小,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官中,认同汉法派的人员比较多。

    这一番介绍让大家陷入的沉默中……董家的族长已经八十多了,笑看过许多的风云变化,他像一位老舵手那样掌管着董家这条大船,这些年中已经躲过无数的风涛巨浪。

    老族长用低沉的声音说出了自己的几个设想。

    第一个加大向大宋地区的江南西路地区转移家族产业的力度。

    早在金朝末年,这支董家北方的分枝已经完成了认祖归宗的任务,他们早都悄悄把自认为的祖先,董庆小妾的骨骸运送回董氏老家,归于董家的祖坟。

    江南西路的董家对于这支董家的分支的回归当然大感高兴,而且还重新修整了族谱……这个时空,没有哪个大家族不希望自己人丁兴旺,况且,北方董家不仅不用他们周济,反而向着他们这里转移了一些产业。

    现在,北方董家的族长决定要加大转移力度了……这是前所未有的决定!

    在全朝被鞑靼人毁灭的乱世都没有这样的打算,反而在相对平静的现在做出这个决定,是不是有些盲目了?

    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看着老族长,等着他的解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