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收尾
治愈这位师叔祖本就在宋明庭的计划当中。因为这是他能想到的让门派拥有第二位圆明期高手的最快的方法。 这位师叔祖要是没有受伤走火入魔的话,几十年前就应该晋升圆明期了。 但能治愈这位师叔祖的都是天地奇珍,可遇不可求。所以他虽然将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但优先度却排在了后面,远不及修炼青莲禅、夺取太宇石胎和救天言真人。 因为不像太宇石胎的地点、天言真人遇险这种他能够确定的事,死魂石这样的奇物就连他“前世”也没听说过,所以只能碰运气。 没想到这次不过一个驻守北踞城的任务,就意外得到了死魂石和万年暖玉两大仙级神物,可不是天大的惊喜吗? 况且他“前世”可没听说过冥河鬼君盘踞于北踞山这件事,也没发生过陆承宗失陷于北踞山这种事。 这件事巧的就像是上天要将死魂石和万年暖玉送到他面前似的。 说起来宋明庭最近对于拯救师门着实增添了不少信心。 刚“重生”那会儿,虽然他一直在行动,可心情却还是极端压抑和灰暗的,因为他知道即便自己救了天言真人,得到了太宇石胎,拯救师门也希望渺茫,最多比“上辈子”好点,让幸存的人多一些,保留东山再起的可能性而已。想守住山门?几乎不可能! 无他!十年的时间实在太短而敌人又太强了! 但现在,随着春秋仙人的遗馈、蜃雷宫出世得到漩潮神将,包括现在得到死魂石和万年暖玉,都是意外之喜。 这种感觉就好像老天也在帮助他似的,所以他越来越有信心。 一旁,周谙依旧显得有些激动,刻意找着话题,想和夜照道人交流。 夜照道人话不多,却也回答了周谙的问题。 不过也不怪周谙如此激动,因为夜照道人是要离峰的人。 要离峰这些年来越发式微,在归藏六峰中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惊才绝艳的夜照道人,要离峰的人自然高兴。 夜照道人几乎是要离峰每一位真传弟子所崇拜的对象,别说是要离峰了,就连其他五峰的弟子,都有好多是夜照道人的拥趸。 周谙正宗要离峰出身,乍见夜照道人,手足无措是十分正常的事。 …… 北踞山,风雷剑宗幸存的几人正往往风雷剑宗的方向赶去。 几人都是风雷剑宗的外门长老,在那三十几人中实力属于最强的那几人,这也是为什么几人能活下来的原因。 其中就包括了先前和宋明庭他们交涉的那名长老。 此刻这名长老的脸上堆满了愤怒和悲切,继而又露出无奈之情。 冥河鬼君像杀鸡屠狗一样杀了他们将近三十人,而他们却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实在让人悲愤难当。 但他也清楚,即便他们几个再悲愤再想报仇,也没用。因为门派不可能会为他们出头。 他们只是外门之人而已,虽然死了三十几个,但对门派来说根本无伤大雅,若这次杀他们的是小门小派的人,那门派还会为他们出头,可对方却是冥鬼宗! 世上没有哪一个门派会因为几十个外门弟子、外门长老和冥鬼宗顶上。 在这风雷剑宗长老兀自沉浸在自己的悲愤中时,在他的体内,几缕游丝一般的透明丝线从蛰伏状态动了起来,水草一般纠缠起来,并逐渐产生变化。 这是蜉蝣之念!宋明庭一早就在这名风雷剑宗长老的体内种下了蜉蝣之念!不仅仅是他,其他幸存的几人也一样。 就在几人体内的蜉蝣之念即将有所动作的时候,一个黑袍人凭空出现,拦在了几人面前。 “什么人?”刚刚才死里逃生的几人亡魂皆冒,大声道。 几人体内,蜉蝣之念迅速重新蛰伏起来,宋明庭的注意力也瞬间投注过来。 电闪雷鸣之中,一道闪电亮起,照亮了来人的脸庞,那是一张玉一般的脸,上面还有一条条缝隙。 这是傀儡! 风雷剑宗的几人大惊失色,立刻将飞剑召到了自己面前,质问道:“你究竟是什么人?”下一刻就要催动飞剑朝着来人杀去。 但宋明庭却是瞬间放松了下来,因为他已经认出了来人。 来人是夜照道人。 面对呼啸而来的剑光,那傀儡不为所动,眼中忽然放出蓝色的炫光。 蓝色炫光一出现,几名外门长老的神情登时呆滞起来,剑光也变得缓慢起来,很快停了下来。 几名外门长老毫无抵抗能力的就陷入了幻术当中,接着那傀儡单手掐诀,飞快的掐了一个法诀,射入几人体内,然后撤去幻术,潇洒离开。 剑光上,宋明庭将注意力收了回来。先前他暗中施展蜉蝣寄念种神之术是为了修改风雷剑宗那几名外门长老的记忆,不让他们将死魂石和万年暖玉的消息传扬出去。 因为对一个门派来说,隐藏的实力越多越好,敌人摸不清你的底才会产生忌惮。退一万步说,即便真的有人要对你出手,隐藏的实力也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他们归藏剑阁得到了死魂石和万年暖玉的事最好不要让太多人知道,不然就起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了。 而显然,夜照道人和他想到一块去了。夜照道人虽不知道未来门派会遭遇大劫,但对现如今的修道界大势还是有所判断的,所以做出这样的事也不奇怪。 不过宋明庭并没有将蜉蝣之念收回来,虽说风雷剑宗关注几名外门长老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毕竟这次死了几十人,风雷剑宗派高手来了解情况也是有可能的。而夜照道人的法术可瞒不过风雷剑宗的高手。 所以他得留着蜉蝣之念观察后续,潜移默化的加固夜照道人给那几人编织出来的记忆,消除其中人为的痕迹。 很快,夜照道人就带着众人回到了北踞城。 金鸢真人早已在府中等候,见宋明庭等人进来,忙关心道:“几位师侄,你们可曾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