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三国有君子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应与江东犁

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应与江东犁

    历史上的诸葛亮,蜀汉丞相,他不但有着纯洁高尚的性格与忠贞,同时也有着很多的特别身份,例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等等。

    但是除了这些之外,诸葛亮还有另外一个令人尊重的身份。

    诸葛亮实则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在古代,这类人被认为是旁门左道,不过会些奇淫巧技之能,但在后世,所谓的发明家,实则也可以说是科学家,他们是改变人类社会进程的人,是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

    陶商不想埋没诸葛亮的这个身份,更何况看孩子的样子,他似乎对发明创造很有兴趣,陶商既然当了他的老师,就要帮他拓展这方面的才能,延续他的喜好。

    这是为了诸葛亮自己,同时也是为了这个时代的进步。

    小小年纪,就能借着春秋时期鲁班造房的榫卯结构,而独立创造出“难人木”这种高等玩具,十岁的孩子,能拥有这种天分的,足可称之为天授,非一般人所能及。

    陶商觉得很可惜,诸葛亮若是生活在后世,凭借这份优良的天赋和后世的科学教育水平……他长大以后能造出原子弹也说不定。

    如今丹阳郡的建铸府归张纮掌管,陶商领着诸葛亮先去找到了他,然后在张纮的引导下,前往金陵城内的一处制造坊进行参观。

    制造坊内,当下正在大批量的制造龙骨水车、马蹄铁等物。

    其中,还有陶商最近刚刚提供给张纮的思路,并令工匠改革图纸方案,仿造后世唐代江南地区所广泛应用的农具——江东犁,并在全郡加以推广。

    当诸葛亮看到制造坊中,新出产的江东犁之后,孩子的一双小眼眸瞬时一闪,低下头去若有所思。

    陶商有意考考诸葛亮,在旁边笑着问道:“犁之一物,乃是农业耕作中最重要的辅助工具,破土在先,翻土在后,亮儿,老师问问你,老师和张功曹大批制造的这个江东犁,跟其它的犁,有什么不同?你可能看的出来?”

    诸葛亮并没有着急作答,他拄着下巴,绕着江东犁来回转圈,仔细的观看研究。

    直到绕了好几圈之后,诸葛亮心下有谱了,方才道:“老师的江东犁,上面似乎多了很多新的东西,特别是尾巴上的这个可以来回转轴的东西,还有上面的这个,这个是做什么的,我一时还说不清……”

    陶商赞赏的点了点头,孩子看出门道了。

    诸葛亮又仔细的审度了一会,方才道:“老师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放了可以自行转动的犁盘,如此不但可以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畜李。南方的稻田,高下阔狭不等,这种犁的构造对于咱们南面的土地来说,最为适用。”

    陶商对于诸葛亮在发明和器具方面的天资感到非常赞赏,他笑道:“亮儿说的不错,那你能看出这江东犁,总共有几个部件组成吗?”

    诸葛亮掰着手指头,仔细的数:“犁铧、犁底、犁箭……有十个……不!是十一个部件。”

    陪伴陶商师徒两人前来的张纮,起初并没有把诸葛亮太当回事,此刻却是不由的惊讶了。

    短短时间,就能把众人尽月思之而出的江东犁看的如此全面,这孩子……着实是个妖物啊!

    “府君,这孩子,当真是第一次看见这物件?”张纮不确定的问陶商道。

    陶商肯定的点了点头,道:“是第一次。”

    张纮赞叹的砸吧砸吧嘴,感慨言道:“真奇才也!”

    陶商笑着对诸葛亮道:“亮儿,为师准许你以后若是想来金陵城的制造坊参观或学习,随时都可以,张公,回头你给这孩子开一张路引,允许他可以进出金陵的任何官用造坊。”

    张纮不敢怠慢,随即点头称“诺。”

    诸葛亮见陶商如此通情达理,此刻也是喜不自胜。

    陶商蹲下身子,收起笑容,对着诸葛亮正色言道:“当然了,搞发明是搞发明,别的功课也不许给我落下……还有搞发明也要有针对性的搞,什么鲁班锁这种东西,以后就少弄吧,赶紧多学多记,把元戎弩和木牛流马这类的东西,给师傅鼓捣出来,明白了吗?”

    诸葛亮被陶商弄的头脑有些发晕,不明所以的看着陶商,奇道:“老师,什么是元戎弩?木牛流马又是个什么物件?”

    陶商开始徐徐引导,替诸葛亮打开思路。

    “所谓的元戎弩,说白了,就是连弩!属于一种半自动机械原理的重弩,采用的是所谓的机关术,一次可以连续射出十支弩箭,火力杠杠的那种!至于木牛流马呢……我也不知道那是个啥玩意,可能是一种山地运粮车,也能使是一种独轮子车,也可能是各种七七八八的古怪玩意,反正靠你做出来就对了!”

    诸葛亮呆愣楞的看着陶商,浑然没有想到适才还是那么温婉的老师,此刻居然提出了这么无礼的要求。

    你都不知道是啥子的东西,你让我做个鸟甚?

    ……

    ……

    几日后,陶应终于抵达了金陵城。

    此时的金陵城,经过了历时近七个月的发展,已经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成郭的建设,乡间麦田的扩展,技术的引用,盐铁开发,钱粮收支,已经足矣位列江南诸郡魁首。

    陶应在前往郡守府邸的这一路上,早就被惊诧的目瞪口呆。

    他浑然没有想到,在他心中本应该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居然被自己的大哥修葺成了这样的一座壮观的城池。

    这真是夺天地之造化之功,纯纯的鬼神之力呀!

    大哥,真是太有才了!

    来到了郡守府,陶商正在门前迎接他。

    “二弟!”

    陶商笑盈盈的迎接了上去。

    “大哥!”

    陶应也是饱含着热泪,快步迎上了陶商。

    兄弟二人久别重逢,四只手紧紧的攥在了一起。

    “大哥……”陶应心下很是激动,值此时刻,不知道该对大哥说些什么。

    却见陶商先抬手拦住了陶应的话头,然后突然伸手,从背后拿出一柄戒尺,对着陶应的脑袋上狠狠的就是敲了一下。

    可怜的陶二公子脑袋上立时就鼓起了一个大包。

    陶应惊呆了!

    “大哥,你?你打我作甚?!”

    陶商长叹口气,从怀中又摸出一卷简牍,伸手递到了陶应的手中。

    陶应展开来看,却见上面的字迹很是熟悉,乃是他的亲爹陶谦,写给大哥陶商的一封家书。

    家书上面,陶谦老头端端正正的写道:“子度吾儿:应儿这孩子实是不争气,临走之时还将老夫气的够呛,老夫惆怅一宿未眠,心中思来想去甚觉憋屈,一口恶气着实难平,故乘此夜半之时提笔写此密令,待应儿抵达金陵城后,汝当以兄长之尊,替为父教训之,以报为父今夜不眠之恨——父,谦之亲笔。”

    陶应的脸瞬时间便僵硬了。

    大半夜的写了一封家书,还派人快马加鞭的赶在自己抵达金陵城之前送到陶商的手中,就是为了让陶商替他教训自己一顿?

    这老爹也着实是没谁了。

    陶商感慨道:“二弟,别怪哥,我也是被爹逼的。”

    陶应低着头,委屈的道:“我朝以孝治天下,大哥做的……对。”

    教训已毕,陶商和陶应兄弟二人走进了厅堂,陶商屏退左右,与陶应单独秘密谈话。

    先是咨询了一下陶谦的身体情况与徐州目前的势态,在知道徐州一切无碍后,陶商随即把话转回到正题。

    “二弟,你的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出仕帮父亲和我处理族中事宜了,如今四面皆有强敌,且有臧霸、笮融独立为祸,内里的士族群体虽然表面恭顺,但实则也都是为了自家利益,若有动乱亦难全信,咱们陶氏一族在这里,诚可谓是多事之秋,多一个咱们自己的人,便是多了一分保障,这一次让你来金陵城,也是为兄特意向父亲进言的。”

    陶应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道:“大哥让我怎么办,那我就怎么办!”

    “好兄弟,有你这句话,哥哥这心就放下了”

    陶应虽然是单纯了一些,但毕竟也不是纯粹的弱智,他心中明白,父亲和大哥把自己弄到金陵城来,不仅仅是为了陶氏一族,也不仅仅是为了在陶氏内多一个人帮他们牵制徐州士族,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有一颗想让自己成才的心。

    陶应今年十七了,虽然不喜欢,但他也知道,自己早晚躲不过这一天的。

    出仕这条道路,是自己无论如何都躲不过的宿命。

    “大哥,想让弟弟做个什么官职?”陶应下定了决心之后,终于将话问出了口。

    既然躲避不过,那便让风暴来的再猛烈些吧。

    看着陶应一脸期寄的眼神,陶商掂量了一下金陵城中所有的位置,少时,方才慢慢的说道。

    “如今的丹阳郡中,有许褚、徐晃、徐荣,还有咱们的从兄陶基,共计四位军侯,但是还缺少一位总督诸军的驻郡镇将……我想就着这个,独设一位总管诸将的都督。”

    陶应一听到这里,心中不由的兴奋了。

    都督?

    大哥……这是要让自己当许褚、徐晃等人的头啊!

    自己从来没接触过军务政事,一上来就接这么大的活,好吗?

    “大、大哥……这样会不会太草率了?”陶应的语气结结巴巴的,明显有些小激动。

    陶商郑重的思虑了一下,摇头道:“我觉得可以,这也是经过我深思熟虑的,不算草率,这个都督且日后再选……二弟,你也别挑理,就先给为兄的当个跟班吧。”

    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