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强攻
陈登万万没想到,陶商现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已经似乎凌驾在他之上。 当然,他明面君子,暗地里坑人的把式,陈登自认为一直是比不过的。 在这一点上,姓陶的永远是祖宗。 “嗯……”陈登犹豫了一下,道:“可咱们进攻濮阳城这么久,若是就这么放弃,着实是有些太可惜了。” 陶商把情报向着桌案上一扔,向后靠了靠,道:“放弃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情况摆在眼前,对我来讲,让荀彧离开曹氏远比拿下濮阳城更重要。” 说到这,陶商转头看向陈登,道:“要知道,得荀彧一人,就等于得到了整个颍川士族的支持,这是曹洪暂时还没有想到的层面,我不能放弃这个机会。” 陈登在帐篷里来回的度着步子,道:“事倒是这么个事,只是许昌城坚固异常,如今曹洪在将荀彧下狱之后,又全力对许昌城进行加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许昌城只怕是不好攻打啊……打不下许昌城,救不出荀彧,回头濮阳城的城防再被曹昂和郝昭加固了起来,咱们这一段时间对濮阳城的攻势,便算是白费了。” 陶商微笑道:“这一点你大可放心,依照我的猜测,许昌城目下应该是比濮阳城要好打的多。” 陈登闻言先是一愣,然后低头仔细的思量了一下,恍然大悟:“是了,不错,现在的许昌貌似被曹洪全力加固,但实则跟当初荀彧主持的时候,完全是天壤之别,荀彧能够守的住城池,完全是仰仗他的名望,引得许昌城的士族和百姓全力相助,上下一心,方能挡住我军的攻势,但如今荀彧被下狱……” 陶商淡淡接口道:“只怕是许昌城要民心不稳了,别说是上下齐心与我军对抗,少不得还有对荀彧敬佩或是对他的境遇打抱不平的人,前来与我们暗中联系。” 陈登这一次对陶商是发自内心的佩服了。 他拱了拱手,道:“那濮阳这边?” “就交给你和麴义了,曹仁那边,我也会分张辽和徐晃等一部分兵马过去围城,你们好好虚张声势,替我作掩护,这一次,我要拿下许昌和荀彧!以为入驻中原之贺。” …… 陶商的一部分兵马,开始向许昌移动了,而在前往许昌之前,他还派遣校事府的成员在许昌城周边到处散布荀彧被下狱的消息。 纯纯的看热闹不怕事大。 他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荀彧有多委屈。 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曹洪会尝到苦头的。 金陵的兵马在抵达了许昌城之后,陶商亲自围绕许昌城仔细的查看了一圈。 他发现城池果然是比自己第一次来的时候要坚固了许多,看来曹洪用兵之能却是还是在荀彧之上。 可惜的是,曹洪不明白的是,面对金陵城的大军,要守护住许昌城,用兵只能是其次,最多也就占百分之三十。 而荀彧当初之所以能够守的住这座城池,靠的却是他的人望和民心。 有他在,许昌城中的士族和百姓们就会众志成城,军民一体。 而他下狱之后,这个能促使军民一心的人没有了。 甚至许昌的民心还会因为他的下狱而产生巨变,这是曹洪用他的军队怎么也抹消不掉的不利因素。 陶商绕了城池一周之后,对许昌的城防大概有了一个了解,回到帅帐之后,他立刻找来了徐荣,黄忠,阿飞,高顺等将,让他们兵分四路,各自领兵,强攻许昌的城池。 黄忠听了陶商的军令之后,有些犹豫,道:“丞相,您率兵从濮阳来此攻城,老夫本不该多言,但是许昌城比咱们第一次来的时候要坚固许多,敌方锐气正盛,咱们现在攻城,一定是攻不下的,反倒是容易折了锐气,不如暂缓几日,暂做围城,待耗费敌方几分锐气之后,再做攻打,方为上善之策。” 黄忠老成持重,他的意见得到了徐荣和高顺等名将的肯定。 陶商笑了笑,说道:“按照正常的布置,老将军之言实乃是高论,只是今日强攻,并非是为了拿下城池,而是为了给世人看,也是为了给曹军看的。” 阿飞嘴贱的毛病又犯了:“丞相又要给曹军显摆什么?” 陶商叹了口气:“你这孩子说话真不中听……什么叫显摆呀?我是说给曹军看!” 阿飞疑惑的转头看向黄忠:“义父,这两词有区别吗?” 黄忠白眼一翻:“区别大了……你赶紧闭嘴。” 陶商继续道:“我今日攻城,要给曹军看的,是咱们攻打城池救下荀彧的急切和决心,明知道城池比当初更坚固,我军也要不计一切代价攻打,救出荀彧的决心。” 黄忠这才有些了然。 陶商继续道:“正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听了这十六字真言,几名大将心中不由都对陶商深感佩服。 丞相的素养和兵法就是厉害,这么高深的用兵心得,他居然是随口就来! 陶商笑呵呵的看着他们,道:“当然了,我也希望你们能够在今日的这场攻坚战中,帮我仔细的试探一下曹军的实力,也好让我心中有个数……不是针对他们的防御能力,而是看他们的持久作战能力,懂了吗?” “诺!” …… 于是呼,在陶商的吩咐之下,金陵军分为四部,开始对许昌城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凭心而论,曹洪也没想到金陵军居然刚刚安营完毕,就对许昌展开了攻势。 这完全是不合常理的啊。 在曹洪的印象里,陶商可是精通兵法之人,他应该不会做出这样的行径。 但他偏偏就是这样做了。 曹洪亲自上前线,主持城内的兵马和百姓共同抵御金陵军。 战斗整整持续了两个时辰后,金陵军最终退去了。 可以说,这场战斗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双方的损失都不小,许昌城被陶商的抛石机轰击的面目全非,无数的士兵都挂了彩,战斗可谓惨烈之极。 但是通过这一仗,陶商也试出了许昌城目下的情况。 根据黄忠和高顺的汇报,许昌城的守军虽然顽强,但果然如同陶商所预料的那样,他们后续持久作战能力不足,一个时辰之后,无论是战意还是后续的守城器械供应速度都显得相对疲软,不如金陵军第一次来许昌时那般强劲。 通过黄忠的叙述,陶商的想法得到了证实。 眼下的许昌城,民心不安,士族和百姓援助城防士兵们的能力,较上一次荀彧坐镇的时候,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看来他们已经和曹军离心离德了。 此城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