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老外也不例外
当然,除了环路热管技术外,在腾飞集团最为欠缺的金属材料,系统整合,工业设计,精密加工等领域,这些来中国重温当年过往的苏联专家们都给了不少帮助。 不仅如此,那些联络独联体各国的援助渠道还弄回来不少苏联时代之名设计局、科研院所、大学以及制造厂的设计图纸、技术范本、工艺说明等资料。 一摞一摞就往庄建业这边使劲儿塞,还美其名曰是老毛子这么多年的战斗民族,性格很刚,不喜嗟来之食,中国同志的好意他们心领,可就这么白白收下白给的援助,毛子们觉得老脸挂不住。 因此要么二十瓶高度伏特加走起,最后能站着的当大爷;不成就得公平交易,毛子们手里也没啥好东西,干脆就拿一堆废纸当成破烂折成斤两冲抵了。 面对这么一帮正值、淳朴的毛子兄弟庄建业能怎们办?除了派出眼镜男好好教训下几个跳脚的,告诉他们腾飞集团的援助是认真的外,其他的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收下。 毕竟超级酒桶子,眼镜男就一个,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庄建业只能再次认怂,毕竟废纸换援助,得力的还是堕入地狱的独联体民众,既然如此庄建业又能如何?吃亏就吃亏吧,谁让腾飞集团的宗旨就是世界和平,人类发展呢。 既然如此,打掉牙往肚子里吞就是了,于是一车皮一车皮的废纸便运到腾飞集团,实在太多,原来的档案室、资料室装不下,最后只能出钱出人,在集团编制内设立一个俄罗斯文化交流中心,除了关照那些留在腾飞集团重温当年过往的苏联老专家外,就是整理那些废纸,翻译里面的内容。 毕竟那些废纸太杂乱,就算回炉也要筛选下,不然又如何价值最大化?没办法,庄建业就是这个勤俭持家的人,哪怕是废品也要榨干里面最大的价值,不为别的,只为了不辜负毛子们的深情厚谊。 林光华向保理集团高管介绍时自然不会说的这么详细,更不会像庄建业表现的那么不要脸,只是大概的说了一下。 可仅仅是这些简略的介绍,听到保理集团高管耳朵里还是让这位从总参专业过来的领导大吃一惊。 这才多少时间,腾飞集团就已经消化了那批引进过来的苏联专家的技术成果了? 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 是的,的确是有些快的不可思议。 其他人不知道,曾经在总参任职过的保理集团高管不但清楚,甚至还亲身参与过对苏联人才和技术的“双引工程”。 对此这位领导绝不会像庄建业那般不要脸,把来华的苏联老专家说成是重温过往,把获得的技术资料说成是回收过来的破烂,把研究这些技术成果的机构包装成所谓的文化交流中心。 搞得自己跟圣母一样,好似全天下就庄建业一个好人似的。 事实上哪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儿,苏联解体,社会动乱,曾经能跟美国叫板的庞大科研队伍树倒猢狲散,连朝鲜、伊朗甚至阿富汗的游击队都伺机想分一杯羹,中国那可能作壁上观,自然要倾巢而出。 只不过与其他国家大公司、大财团在国家的支持下一窝蜂涌进去,人脑袋打出狗脑袋不同,国内实行的是统一领导,组团攻略的模式。 等把人和资料带回国内在按照实际情况分配给科研院所或重要的制造企业。 在这一过程中,腾飞集团的确是提供了一批所谓援助独联体的生活物质,也得到二十多位苏联时代的航空航天专家、三十多位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工程师,以及一大批重要的技术资料。 可这些都是总部根据腾飞集团的实际情况以及在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性分配下来的,哪儿有那么多高大上的无私,如果有那也是想要把苏联的技术无私的榨取干净才是。 然而时至今日,“双引工程”依然在持续,但从苏联解体到现在也有三年多的光景,第一阶段已然结束,国内科技领域在这些外来的和尚帮助下,经念得的确有所长进,可距离出成果,成为自己的一家之言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因为如此,总部包括更上一层的首长们预计,十年之后,也就是世纪交替之际,国内才会完成一部分消化,届时会有个爆发式的增长。 却不成想,腾飞集团这边却在不声不响间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把连美国都不曾掌握的技术完全消化不说,还能大大方方的拿出,向这个世界上技术第一的美国客商公开展示,这说明什么? 腾飞集团的在消化苏联技术上不断迅速,而且转化率非常高,以至于都已经能够批量工业化实现大规模出口。 相比之下,其他分到苏联专家和技术资料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单位要么对苏联人的思路还没摸透,要么就是在西方技术与苏联技术之间搞平衡,好一点儿的的确出了成果,可充其量不过是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罢了,距离工业化批量生产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是那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单位不努力吗?不是,那些单位的技术人员一个个都是拼了命的在工作。 是他们分得的专家和技术不如腾飞集团吗?更不是,相较之下腾飞集团的苏联专家和工程师之多只能算是中流,根本达不到顶尖。 是其他机构软硬件设备落后?也不是,虽然国内科研条件比不上国外,但改革开放快二十年,一些重点科研单位的设备早就换了一茬,甚至某些领域的设备并不比发达国家差多少,这从不少来华苏联专家惊讶于国内先进科研设备时抑制不住的仰慕目光就能探究一二。 要人有人,要精神有精神,要设备有设备,要资源有资源,可其他科研机构的成果转换怎么就比不上腾飞集团,这可让保理集团的高管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最后只能皱着眉头问身旁的林光华:“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林光华眉眼顿时笑弯了,颇为自豪的说道:“我们庄总一直强调,单位上下人浮于事,见异思迁,无外乎两种可能,一是委屈了,二是钱没给到位,解决好这两样,能力再差的人也能爆发出无穷的潜力,国内的人如此,老外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