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冒牌小县令在线阅读 - 第298章 解决困境的办法

第298章 解决困境的办法

    郭源的水军熟悉水性,在十几艘大战船的掩护下,以小船冲锋,靠近张肃水军,小船灵巧,在张肃水军之间横冲直撞。

    战船一时间被搅乱,坠落入水的士兵,又是无数。

    在一番冲撞之后,郭源的水军开始从小船上跳入张肃战船,利用在水面上保持平稳的能力,大肆斩杀。

    张肃水军在摇晃的战船之上无法保持平衡,连兵器都拿不稳,只能眼睁睁的束手就擒,眼看着自己被敌军杀掉。

    这一战,张肃亲自督战,见战事已崩,慌忙命战船逃走。

    郭源命先锋李萍带数十条小船在水上冲锋,一直追赶出几十里才撤走。

    张肃带着残余的几艘战船,仓皇逃窜。

    甚至有几艘战船在狼狈之下风帆都被吹断,只能顺水漂流,在原地一圈圈乱转。

    这时,张肃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郭源水军的水平之高,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想要通过龙口攻入京城,又变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郑东林面临的困局就是崇关攻不下,龙口打不了。

    墨浅镇守左翼军,却纹丝不动,没有主动请战的要求。

    这对他来说,很不正常。

    若是放在以往,他早就跳出来,不是要代替龙长生去攻打崇关,就是要代替张肃去攻打龙口。

    龙长生就驻扎在距离崇关十里的野外,没事到崇关骚扰一下,叫骂两声。

    吕先表现的极有耐心,不管龙长生做什么,他都是闭门不出,绝不和龙长生交手。

    这让龙长生很是郁闷。

    而张肃,再也不敢接近龙口。

    他在水上一战被郭源吓坏了,甚至一看见水就两腿哆嗦。

    于是,只能驻扎在陵城如水口的岸上,等待郑东林惩处。

    郑东林这个大元帅,能力不大,但有一点很好,那就是很能看明白局势。

    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大军军心有点崩溃,绝不是处置将领的时候。

    因此,张肃等了很久,都不见郑东林下发处罚他的文书。

    非但如此,郑东林反而派人来慰问张肃,让张肃内心充满了愧疚。

    正所谓羞耻之心,人皆有之。

    张肃也不是个不会知耻而后勇的人。

    在郑东林这一番侧面激励之下,他决定寻找失败的原因,重新打起精神,继续攻打龙口。

    这一次,他采用小规模侵扰的方式,以十艘小船为单位,每次出兵五百,在夜间偷袭郭源的水军。

    最开始,兵士们都很激动,对于这种安排,他们感到很新鲜。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打仗根本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尤其是水上偷袭,没有过硬的控船能力,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两次偷袭郭源水军,都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两次张肃的水军基本上没有伤亡,但他们都不敢再去偷袭了。

    张肃再次陷入了困境!他不怕失败,最害怕的是止步不前,而现在的情况,就是止步不前。

    而且,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止步不前。

    张肃再次消停了,他思索着新的办法,再次对龙口发起进攻。

    之后又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对战,但都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依旧是无任何进展。

    龙长生在崇关外闲的身上都快长毛了,又没有好的办法攻下崇关,只能等着郑东林的命令。

    这个时候,郑东林把墨浅叫到了营帐中:“墨浅,对于出兵直取京城一事,你怎么看?”

    郑东林觉得墨浅可能有办法,因为自从出兵以来,他从未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的也不积极。

    有时候,有才之人,是需要经过一些提点,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威能的。

    墨浅的确是个有才之人,至少,他神箭手的能力,都是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

    擅长射箭的人,一般脑子也比较灵活,毕竟,射箭可是个技术活。

    郑东林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次,墨浅的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元帅,末将觉得,不应先攻打崇关或者龙口。

    崇关守将吕先不是个一般的将领,他应变能力很强。

    固守城池,极难攻破,想要攻下崇关,必须得到一个绝佳的机会,而那个机会,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得到。

    至于龙口,郭源水上用兵的功夫了得,我们东南域的兵马,却从未接触过水战,孰强孰弱,不用想也能知道。”

    “战龙口,是很愚蠢的行为!”

    墨浅这么说,无异于骂郑东林愚蠢。

    郑东林当即一脸不耐烦:“既然墨将军觉得攻打龙口很愚蠢,崇关又打不下,那你是怎么想的?”

    墨浅想了想道:“既然其他两条路走不通,那就走第三条路。”

    此刻,郑东林脑海中作着强烈的思想斗争:“第三条路似乎有点太长了吧!”

    从东南域到京城,还有一条路线,分别经过宛城、三山关、武陵城、柴桑城、天水城和临瑶城。

    过了临瑶城,就能抵达京城。

    这条路线只有六座城池,但在距离上,却是极远。

    甚至是京兆崇关战线的两倍。

    战线越长,补给的能力就越弱,出现的问题也就会越多。

    郑东林道:“俗话说,兵贵神速,我们需要的是一条较短的稳妥路线。

    行军劳顿,要想军队走的快,就需要路线短,从宛城到武陵的距离,就相当于崇关到京城了,仗还怎么打?”

    决定权不在自己手里,所以墨浅也不争辩,只是道:“既然如此,那就别无他法了!”

    郑东林失望的摇摇头,第三条路线他不是没有想过,但那极远的距离,并非他所能掌控。

    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考虑第三条路线。

    当然,这里面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第三条路线偏僻,流寇四起,对行兵打仗,是很大的威胁。

    郑东林焦急之际,墨浅终于提出了一个让他满意的办法:“我十万大军,不该寸步难行。

    如果那位好搭档再来合作一次,相信我们必然能鸣锣开道!”

    郑东林的脑海嗡的响了一声,一拍脑门:“对啊,这一点我怎么给忘了!罗将军还在东南域,我现在就修书一封,写给卓国师,让他劝罗将军前来!”

    墨浅摇摇头:“罗将军重情重义,若是卓国师命令,只怕他会推脱不来。

    元帅不如直接修书给罗将军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