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占据主动权(一更)
齐纠还是懂得尊老aiy的。比起忠勇伯府接连派来的其他人,六叔公算是很客气的了。人家一大把年纪,他也不能这么给人家没脸不是?反正态度他是替他爹表明了,还是得给老人家一个台阶下,不然显得他不懂孝道,让老家伙抓到把柄,又来一句‘子不孝父之过’,教训他爹娘了。 六叔公确实有些不快,但齐纠这个小辈还算懂事,没让他太过难堪,既给了他台阶,他也就顺道下了。 用完午膳后,齐纠亲自送他去了客房休息,然后才去了后院。这个时候,他爹一定去找他娘了。 一进门,他就把屋子里的丫鬟全都赶了出去,直接道:父亲,这事儿不能妥协。齐家那老太老夫人这明摆着是下马威。有求于人还各种条件,真当我们破落户没见过世面好欺负?您如果同意那群酒囊饭袋继续留在伯府,保准没两天他们就忘记这一茬,还得把您多年经营全都败光。他们就是算准了您心软,不会袖手旁观,才蹬鼻子上脸。您若是此时妥协,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渣渣通常都是凑堆的。 想当年齐家风光也是不下陆家的,可到他祖父手上就不行了。自个儿是个没出息的,娶的q子也是个腌臜货,生出的儿子也是一路货se。娶了三任q子,生了一大堆儿nv,可这歹笋里,y是没出一根好竹。 这估计就应了那句话。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两个字,活该! 齐远文没将那个爵位看在眼里,齐二公子也不屑,不过就是看在都姓齐的份儿上,给他们三分颜se,这群人就想染房了。 还真是没有自知之明。s1; 我知道。 齐向文自然不糊涂。 他对六叔公说的话也不全然是假的。当年的事儿,都是他自个儿的选择,而且过了那么多年了,早过了最初的愤懑和怨恨。这些年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到这个位置,也算是小有所成了。至于承不承爵位什么的,他是真不在意。 只是不能让齐家就这么败掉,却是真的。 放心吧,他们若不答应我的条件,便是来再多人,我也不会退让的。 当初齐老夫人怎么对q子的,他又岂会不知?小时候,继母也没少苛待他,他不在意,不代表他就忘了。 让他袭爵,那一大家子却还赖在府里不走,迟早也是祸患。 他没忘记,他那个二弟一直对q子心怀不轨。齐老夫人是嫡母,留着也就是了。大不了就像六叔公说的那样,另辟一座单独的小佛堂,让她安心养老。 其他人,别想继续呆在伯府。 齐纠就担心他爹再心软,如今见老爹态度坚决,也就放心了。 您公务繁忙,无暇脱身,就由孩儿替您招待太叔公,也尽一尽孝道。 他爹是个忠耿之人,不够圆滑,应付不了那老东西。 齐向文点点头。 也好。又加了句,他到底是长辈,也曾对我多有照拂,你言行不可冲撞。 齐纠笑眯眯道:您放心,儿子晓得。 齐二少忽悠人的本事那是杠杠的。天天带着六叔公在家里逛园子,或者看戏听娶,给他讲一讲北地的风土人情什么的,热情得让六叔公完全没机会开口劝他们回京城的事儿。 太叔公,松y虽不如京城繁华,却是景se宜人。您难得来一次,就多住些日子。等天气晴了,我带您四处走走,保准您流连忘返。 六叔公毕竟年纪大了,哪能跟年轻大小伙儿一样精力旺盛,天天东游西逛的? 他看一眼笑眯眯的齐纠,也知道这个曾侄孙儿在跟自己打太极。他叹息一声,道:小九啊,你是不是觉得,太叔公以家族大义要求你父亲回去承爵,供养你祖母一家人,很过分? 齐纠还是笑,父亲自有决策,我只是个小辈,不敢妄言。 这小子,滑不溜秋的,真跟狐狸也似。 六叔公苦笑一声,神情有些遥远,我让你父亲回去,并不是为了我自己。说句实在话,我都是半截身t入土的人了,这辈子该享的福也享过了,还能有什么奢求?不过就是为了齐家罢了。你父亲早年在侯府受了许多委屈,我都知道。这么多年,齐家对他不闻不问,现在却来要求他去撑起齐家门楣,供一大群不成器的子孙享乐,的确是强人所难。s1; 齐纠扬眉,没吭声。 六叔公默了默,道:早些年我对你母亲有些偏见,觉得是她耽误了你父亲的前程。你父亲这些年在松y一步步从知县,到如今的太守,想来也有她扶持之功。当初,是我过于狭隘了。 齐纠依旧没接话。 这j日我仔细想了想,那天你和你父亲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齐家走到今日这个地步,便是有太多吃闲饭的人,不思进取,只会贪图享乐。如果让他们呆在伯府,迟早也成祸患。 六叔公沉y,这样吧。当初你父亲让出了爵位,分了大部分家产。如今你二叔把爵位还给他,他给你二叔一成产业,再给他置办一座宅子,让他们一家有个安身之地,以后便各不相欠,如何? 这个要求其实倒也算不得十分过分。 早前就说了,齐家祖上行商,家业那是相当的庞大,比起许多簪缨氏族都要富。一年下来进项得有个十j万,这还不算齐纠自己开酒楼挣的那些。而齐向文的弟弟分的三成产业,好好经营,一年也能有个五六万两进项。 足够齐家人过上奢侈的生活。 如今为什么落魄? 第一,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资源减少。 第二,没一个有出息,不会经营,只出不进。 忠勇伯甚至将自己两任q子的嫁妆都败光了,可想而知齐家奢靡到了何种程度? 以齐向文的x格,要他让出一成的产业给他那个弟弟,他倒也不会不舍。 反正他的目的是将那群人从伯府里赶出去,保住祖宗基业。舍点小钱,根本不算什么。 但伯府里的人,有这么容易被喂饱吗?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齐纠也就不再拐弯抹角,正se道:太叔公,您也说了,我父亲是您看着长大的,他不是看中名利之人,这个要求他必会答应。但是,您能保证伯府的人会同意吗?请恕小九冒犯直言。您之所以千里迢迢来此,便是因为伯府的境况已糟糕窘迫到了绝境。他们说得好听,是要把爵位还给我父亲,实际上还是因为我父亲回去后,所有家业也会重归伯府。他们为何不愿搬出去?便是要跟着我父亲享福。无需自己经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是。将来他的儿nv成婚,聘礼嫁妆全都由我父亲出。对于二叔而言,只是少了个空头爵位,却能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大家都是姓齐的,父亲便是和二叔有嫌隙,却也不会迁怒子侄。齐家的姑娘出嫁后,伯府就是她们的娘家,若是闯了祸,还得我父亲背锅。二叔的儿子不成器,仍要我父亲给谋前程。我是商人,所以您也别怪我好利ai斤斤计较。所以父亲才那么坚决的要他们搬出伯府去。为的,就是清污浊,正家风。若还让他们继续留着,那这个爵位,我父亲承与不承,又有什么分别?反倒是白白舍弃了自己的清净日子,去给他们收拾残局,何苦? 六叔公其实也还算是个明事理的人,齐纠也知道他此行并无s心。为了家族大义,个人s怨的确显得不那么重要。所有世家大族的长辈们,都是这个心态。哪怕是对当事人不公,可为了大众利益,有委屈也得往肚里吞。 可他们分出来这么多年了,从来和伯府本家井水不犯河水。如今伯府有难了,有求于人,就该摆出求人的姿态不是?就算要委曲求全,那也得是他那个二叔低头。 我虽未入官场,但我也是齐家子孙,从小到大,该学的,也不曾落下过分毫。父亲从本家分出来后开门立户,便成分支。便是他再有能力,失去了庞大家族依靠,没有宗亲旁支共同承担,哪怕将来官至一品,也不过光耀的我们这一脉,而非整个齐氏一族。这个道理我明白,父亲更明白。您也笃定,他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宗族败落而置之不理。 齐纠脸上没了平日里的纨绔戏谑,语气冷静,但是太叔公,人与人相处是相对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我父亲是长兄不错,但总不能事事都该他忍让,而旁人都踩着他的仁慈吸他的血。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六叔公无言以对。s1; 齐纠又道:您一把年纪,还要为整个宗族奔波劳累,我们这些小辈也感佩于心。父亲说,当年在侯府的时候,您没少帮扶他,我们全家都记得您的这份恩情。您来了,我们也不会让您白跑一趟。只是既然他们将家族宗祧当成j易,那咱们就得算个清楚明白,先小人后君子,也省得日后纠缠不清,您说,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