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带歪了整个世界的画风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章:彼岸

第一百一十章:彼岸

    人类最终还是在木卫二冰层下方的海洋里发现了生命。

    263年,人类又朝着木卫二发射了两艘大型探测飞船,经过3年左右的深空航行,两艘飞船在266年成功抵达。

    这两艘探索飞船带来了最新钻井设备与大量工业设备。为杜绝之前的事故再次上演,人类打算在井口的上方搭建起一个大型的加压仓,用来维持整个通道内压力系数与冰盖下方的海洋之间的稳定。

    因为加压仓的建设延缓了整体的进程,直到268年人类才算完成整个钻井过程,成功在厚达近百公里的冰盖上向下打通了一个直径八米左右的洞坑。

    虽然释放潜艇存在污染的风险,但比起污染,人类更迫切的希望看见那可能存在的生命。

    并且,如果真的有污染,那么当洞口打通时,污染就已经发生了。

    比起这个,人类更迫切的希望能看见生命。

    266年7月,人类向木卫二的海洋下放了第一艘无人潜艇。潜艇的摄像头将通过命运网的视频聊天功能实时转播,在全球进行直播。

    这是一个非常黏稠的酸性海洋,颜色较深,如果非要比方的话,大概相当于一杯浓茶。

    灰褐色的海洋中可见度很低,通过对海水成分的检测,检测到碳酸盐,碳酸钠,甲烷,硫化物和一些有机物,但并未检测到生命。这让很多人的心揪了起来,因为在人类的设想中,如果真的存在生命,那海洋中必然会存在大量得微生物,类似菌类。

    并且这海水的温度也很低,在冰层与海水的交界处,温度到达了零下20多摄氏度,只是因为过于黏稠和成分特殊才没有凝结成冰。

    随着潜艇不断的下潜,发现了洋流的活动,但温度也不算很高。

    当潜艇下潜至6千米时,海水压力系数暴增,得益于人类在材料学方面取得的成就,还在潜艇可承受的范围内。

    而6千米的深度下,温度升高了,已经到了零度以上。这算是一个好消息。

    当接近7千米的深度时,潜艇摄像头几乎失去了作用,海水的能见度几乎为零,那就是漆黑的一片,又黏糊糊的。通过成分检测,发现了碳、氢、硫、氮、氧及多种金属元素?简单来说?就是类似于石油,但是浓度没那么高?能量密度也没那么大。

    在七千米后?潜艇开始艰难而缓慢的下沉,因为周围浓稠的就像是一滩稀泥?压强极高,又这么浓密?要不是发动机足够强劲?潜艇怕是要直接就深陷在这里面动弹不得了。

    还要继续往下吗?

    看着那漆黑的画面,还有各项检测数据,已经有观众觉得潜艇是到达海底了,周围的那些其实都是淤泥。木卫二并不存在生命?可能曾经存在过?但现在它们都死去了,那特殊的淤泥就是它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

    足足过去两天,潜艇依旧在那淤泥中难以自拔,下潜的速度低到了每小时只能下潜十多米,这成了一项拉锯战。

    而潜艇的能源已经差不多要见底了?人类的首次探测很可能就要以失败告终。

    “如今的能源已经不足以潜艇返航,它注定是要永远留在那里了。”

    “那就继续吧?看看最后能到达哪里。”

    最终,这次探测以失败告终?潜艇的能源耗尽,永远的陷在了淤泥当中。

    下潜深度?7400米。

    不过这次探索之旅也算是收获不小?不同于普通人认为已经到达了海底?专家们则认为,潜艇才刚刚下潜至半。这显然是一个层化海洋,那淤泥只是中间层,并且由于这层淤泥的存在,使得那下方的海水温度得以保存,那必然是一个相对温度的环境,而这种稳定且多水的环境下,有极大概率诞生生命。

    压力与温度并非生命的枷锁,哪怕蓝星上,也有着海底热泉生态圈。那蒸汽腾腾,烟雾缭绕的烟囱森林中,那无光、无氧、高压、高温的环境里,生命自成一系,生机盎然。

    与陆地与其他海洋生物是截然不同。

    木卫二那淤泥的下方几乎必然存在生命,只可惜人类的准备工作已经没能做足,几艘探索飞船携带的潜艇都不足以突破那天堑般的淤泥层。

    最大的问题就是动力不足,那几个小螺旋桨还是过于无力了些。

    有人提出能否带一颗聚变弹到淤泥层中,将淤泥直接炸开一个洞,然后潜艇再趁机潜入进去。

    这么暴躁的计划当然直接被叫停了,人类还没有到这么丧心病狂的程度。

    至少暂时还不需要这么丧心病狂。

    除非试炼的100年期限临近,人类还是没能冲破淤泥层,也没能在太阳系其他天体上发现生命,那到时候…再说吧。

    在第一次探索海洋的任务失败后半年时间里,人类再次向木卫二的海洋中下放了几艘潜艇,对整片海域进行勘测。虽然有了很多新的发现,生命存在的证据越来越多,但就是没有发现一例生命的存在。

    这太恶心了,简直是在折磨人。

    不过好在,经过半年左右时间对潜艇进行改良,人类决定第二次深入淤泥层进行探索。

    大目标是一举突破淤泥层,发现生命。

    小目标是…能比第一次潜的更深点。

    经过改良后的潜艇体积更大,动力更强,携带的能源更多,不过受限于洞口也只有八米左右,所以再大也大不了太多。

    并且潜水也不是动力越强越好,与飞行器的力大砖飞完全不同。再强的动力可能最终也是白费工夫,速度该慢还是得慢。(笔者实在没能找到超空泡在淤泥中试验的相关资料,估计也没有人做这么沙雕的试验吧)

    267年2月,第二次破淤探测开始。

    经过30多个小时的下潜,新型潜艇抵达了7400米的深度,而能源才堪堪只用到一半,还有余力继续下潜,并且此次下潜的速度较第一次有了充足得进步,不再是每小时十几米了,这次直接达到了每小时30多米,几乎增加了一倍。

    7500…7600…7700…

    最终,潜艇突破到了8千米的深度,不过下潜的速度又慢了下来,因为这淤泥的稠密程度,怕是已经能称作是固态了。

    经过每小时不足10米的艰难下潜,潜艇又再次下潜了60多米后,潜艇前方的摄像头终于发挥到了作用。

    那漆黑中,有一些光点…

    而淤泥层也变得越来越稀薄,随着潜艇一举突破整个淤泥层,通过潜艇上的摄像头,所有正在观看直播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那是光,

    光的海洋…